14.閲讀下列材料,完成作文。貓到林中捕鳥,貓頭鷹告訴它:“不要吃我的孩子。”“你的孩子長得怎麼樣?”“我的孩...

來源:國語幫 1.75W

問題詳情:

14.閲讀下列材料,完成作文。貓到林中捕鳥,貓頭鷹告訴它:“不要吃我的孩子。”“你的孩子長得怎麼樣?”“我的孩...

14.閲讀下列材料,完成作文。

貓到林中捕鳥,貓頭鷹告訴它:“不要吃我的孩子。”

“你的孩子長得怎麼樣?”

“我的孩最漂亮。”

貓答應了。貓在矮樹叢中找來找去,鳥巢中盡是一些美麗的小鳥,貓怕都是貓頭鷹的孩子而沒有下口,最後,發現一羣長得非常難看的小鳥,放心的飽餐一頓。

貓頭鷹回來一看,他的“漂亮”的孩子一個也不見了。

閲讀完材料,你會有什麼感想?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700字。

【回答】

溺愛

一個孩子,不忍看到蝴蝶在蛹中痛苦掙扎,便剪開蛹殼。不想,這隻蝴蝶身軀臃腫,雙翅乾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便死去。

蝴蝶必須在痛苦中掙扎,直至雙翅強壯,方可破蛹高飛。人類不適當的愛,反成埋葬它的墳墓。蝴蝶如此,青少年又何嘗不是這樣?家長的溺愛,也恰似一把殘酷的剪*,只扼殺孩子,使他們永遠無法騰飛。正如著名的詩人汪國真所言:“怕只怕,愛也是一種傷害。”溺愛成傷,歷史上不乏先例。仲永5歲能詩,聰穎超羣,卻在父母及眾人的讚揚和寵愛之下,最終“泯然眾人矣”;趙武靈王對兒子放縱嬌慣,最終被不孝之子活活餓死;晉武帝縱寵兒子奢侈享受,其子繼位後治國無方,西晉王朝走向亡。無論是仲永之“傷”,還是趙武靈王的“悲”或西晉王朝的“衰”,都是寵愛的惡果。“寵”,是寶蓋下面的一條龍,這龍是無法騰飛的龍啊!

相反,對孩子嚴格要求,不但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王羲之年幼時,他的父親便教他習字,要求甚嚴,結果王羲之終成百代書驛;曾國藩嚴整家規,教子有方,曾氏家族赫赫名揚;巴頓的父親要求他每早苦讀,造就了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須知這些家長並非不愛孩子,只因他們清楚,寵溺不是正確的愛,縱寵只會帶來傷害。

可悲的是,當今的某些父母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孩子矯揉造作,説這是天真可愛;孩子揮霍浪費,説他將來準掙大錢;孩子口出狂言,説胸有大志;孩子要摘月亮,這些父母就可以去找梯子。殊不知,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獨毒驕嬌,自由放任,不懂長幼尊卑,缺乏集體觀念。如此愛出來的“小皇帝”,將來只怕是誤已、誤家、誤國的“昏君”!

家長愛孩子本無可非議。但這愛,不應是牢籠,不應是蜜罐,不應是保險箱,只應是孩子放縱時家長嚴厲的目光,孩子懶惰時家長頻頻的叮囑,孩子犯錯時家長諄諄的教誨。……因為只有這樣,蛹中的蝴蝶才能飛起,稚氣的少年才能成長;只這樣,愛才不是一種傷害。

【解析】

試題分析:通讀故事可知,小貓頭鷹之所被貓吃,主要原因是貓頭鷹對自己孩子的描述表達不清楚,為什麼表達不清楚?貓頭鷹媽媽對自己孩子的描述是“漂亮”,而事實是“醜”,是什麼原因導致貓頭鷹媽媽不能客觀地描述自己的孩子呢?是因為貓頭鷹媽媽帶上了個人情感**。這是一個寓言故事,由此聯想到社會現實,説明父母常常因為受情感因素(或過分溺愛,或認識不足,或自我不清醒)的影響,不能客觀真實的看待自己的孩子,或者面對孩子的問題。參考觀點:1.母親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其實對孩子是傷害。2.要正視自己的不足(貓頭鷹是鳥類中最醜的),粉飾缺點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悔恨。3.帶着自己的個人情感去看問題,去處理事情,只會一葉障目,不利於事情的處理。4.也可以從學習、生活以及治國等各個方面加以聯繫,符合材料意思即可。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技巧點撥】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幾種方法:1.從抓關鍵句入手。有的材料為突出中心,有時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句(開頭句、結尾句、反覆出現的句子),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正確立意。2.從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閲讀分析材料的因果聯繫,從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寓言*導致貓頭鷹媽媽不能客觀地描述自己的孩子的是貓頭鷹媽媽的個人情感**,由此聯想到社會現實,説明父母常常因為受情感因素(或過分溺愛,或認識不足,或自我不清醒)的影響,不能客觀真實的看待自己的孩子,或者面對孩子的問題。3.從材料情感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敍述、説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傾向,這樣我們可從材料的情感傾向入手來審題立意。4.從辨明關係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聯繫的。事物間的關係主要有依存關係(如學與問)、主次關係(如奉獻與索取)、取捨關係(如自卑與自強)和條件關係(如繼承與創新)等。辨明這些關係,有利於立意構思作文。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