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何放棄做猶太人》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1.2W

經典語錄

在越來越強烈的猶太種族化氛圍中,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流放者,而我主要是使用希伯來語説話、寫作和夢想。在國外,我懷念這種語言,它是我情感和思想的源泉。當我遠離以*列時,我會思念我的特拉維夫街景,期待着重返故鄉時刻的到來。

《我為何放棄做猶太人》經典語錄

以*列建國初期,當時的移民潮帶來了許多“異族夫婦”,猶太復國主義者試圖迴避這個問題,但很快明白了他們無法把對猶太人的認定建立在自願原則之上。新的國家,根據“迴歸法”,必然給予它所認定的猶太人以移民和獲得公民身份的可能*。如此敞開大門的風險是搞亂了殖民化在種族與宗教上的合法*,而這正是猶太復國主義的基礎。況且,猶太復國主義曾把猶太人認定為原本是統一的“民族”,這是因為,和之前的猶太教一樣,它害怕出現猶太人與周邊民族的“同化”。

正在世俗化的猶太人後裔,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來隔斷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道德傳統而更為普世的道德銜接。

猶太人是一個共同的、單一的民族,猶太人千年來的四處流散和苦難並沒有削弱他們獨特的、集體的特質,猶太人只有在一個猶太國才能按照猶太人的方式自由地活着。

20世紀初始,大陸帝國日薄西山,在歐洲這些帝國的臣民們夢想着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波蘭人、捷克人、塞爾維亞人、亞美尼亞人以及其他民族希望能夠在自己的故土自由地生活,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哈布斯堡王朝和羅曼諾夫王朝土崩瓦解,各個民族的領袖紛紛抓住了這個機會。許多新聞國家像一陣風一樣紛紛成立,這些國家成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自己國家中佔多數的民族(由語言或宗教或古老的身份來界定這個多數的民族,或者是將三個方面結合起來界定)受到優待,而那些生活在這些國家的少數民族的利益則被犧牲掉:他們成了二等公民,他們在自己的家園成了永遠的“常住的陌生人”。

由於我拒絕做一個猶太人,我代表了一個正在消失的物種。必須強調的事實是:我只是歷史上曾經的猶太人,無論是好是壞,我現在過着以*列人的日常生活,而最終,我的未來和我孩子們的未來應該由坦誠、慷慨的普世原則來指引,無論如何我希望如此,我知道這是與種族中心論和主流思潮反其道而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