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閱讀下面的《論語》和《孟子》選段,回答問題。①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來源:國語幫 1.64W

問題詳情:

21.閱讀下面的《論語》和《孟子》選段,回答問題。①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1.閱讀下面的《論語》和《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①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在孔子、孟子看來,怎樣的人可以稱爲君子?如何才能成爲君子?請綜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話回答。答:                                         

【回答】

文質兼備、心存仁禮的人可以稱爲“君子”。要成爲君子,就要文質兼修,才能達到內在本質與外在表現的統一;不僅要心存仁禮,更要付諸實踐,堅持用仁禮之心去愛人、敬人。

【解析】

試題分析:

①孔子說:“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纔可以成爲君子。” 這段話可以從各種層次上來理解和發揮。

大而言之,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人類樸素 的本質,“文”則指文化的累積。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人 沒有文化,就會像原始人一樣粗野,落後。“文勝質則史”就是指 文化過於發達後人類失去了原來樸素的本質,顯得虛浮而沒有根 基,所以要“文質彬彬”,文化的發展要與人類的本質相適應,相協調。

小而言之,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質樸的品質, “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 有文化修養就會很粗俗;“文勝質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於文雅就 會顯得像個*秀才,書呆子,注重繁文得節而不切實際。所謂 “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不要迷失了本*,只有 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廣而言之,“文質彬彬”還可以從寫作、藝術、審美的內容和 形式、內在美與外在美、質樸與文飾等各個方面來力。以理解和發 揮,從而使“文”與“質”成爲一對內涵豐富而外延廣泛的範疇得到深入研究。所有這些,當然不是我們在這裏能夠討論得清楚 的。

說簡單點就是:內容要和形式相配。

②君子之所以不同於一般人,是因爲他儲存在心裏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儲存在心裏,把禮儲存在心裏。仁人愛人,有禮的人尊敬人。愛人的人,別人就一直愛他;尊敬人的人,別人就一直尊敬他。

考點: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爲識記A。

知識點:先秦諸子百家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