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文後小題。二月二日①李商隱二月二日*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來源:國語幫 1.74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文後小題。二月二日①李商隱二月二日*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文後小題。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隱

二月二日*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②。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檐雨夜聲。

【註釋】

①此詩作於詩人隻身遠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亞夫營:漢文帝大將周亞夫屯兵細柳營,*紀嚴明;這裏指代作者供職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20.前兩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些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21.詩歌中蘊含着作者複雜的感情,請結合全詩分析作者如何表達情感的。

【回答】

20.描繪了一幅初春時節生機盎然的畫面。到*上游春的遊客很多,到處是笙簫之聲。就連花柳、蜂蝶也在欣喜、享受着美好的春光。

作用:反襯後兩聯所抒發的思鄉之苦。(或爲下面抒寫宦遊之苦做鋪墊)

21.①借景抒情(正襯、烘托),詩歌前兩聯描寫了春天裏美麗而歡樂的景*,抒發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②第三聯借用典故,含蓄地表達自己宦遊在外的*苦(孤獨)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嚮往。③第四聯樂景哀情作者埋怨新灘不解人意,新灘漲水就像午夜檐間風雨的淒涼之聲,寫出自己思鄉之情濃重,不能歸鄉的無奈。(鑑賞點不同,說法各異,合理即可)

【解析】

20.

試題分析:詩的首句“二月二日*上行 ”,點明踏青節*上春遊。次句“東風日暖聞吹笙 ”,寫*行遊春的最初感覺和印象。和煦的東風,溫暖的旭日,都散發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聲,也似乎帶着春回大地的暖意。“聞吹笙”和“東風日暖”分別從聽覺和感覺寫出了踏青*行的感受——到處是暖洋洋的春意。頷聯“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寫*上春*。如果說首聯還是描寫剛接觸外界事物時一種自然的感受,這一聯則是有意尋春、賞春了。花、柳、蜂、蝶,都是春天最常見的事物,是春天生命與活力的標誌,紅(花)、綠(柳)、黃、紫,更寫出了春天絢爛**。但這一聯不僅抒寫詩人對美麗春*的流連陶醉,而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而觸動的傷感。“無賴”即“ 無心”,與“有情”相對。花、柳是沒有人的感覺和感情的事物,它只按自然規律行事,春天來了,便吐蕊、長葉,在東風旭日中顯示出生命的活力,散發着春天的氣息,而不顧人的悲歡哀樂,故源“無賴 ”。蜂、蝶是有生命的動物,春到人間,穿花繞柳,翩翩飛舞,像是滿懷喜悅宣告着春天的來臨,故說“有情 ”。然而,不管是無心的花柳,還是有情的蜂蝶,它們作爲春*的標誌,生命活力的象徵,又都和失去了生命春天的詩人形成鮮明對照。細味“各”字、“俱”字,不難發覺其中透露出的隱痛。詩人寫*間春*,寫物遂其情,正是爲了要反襯出自己的沉淪身世與悽苦心境。何焯說:“前半逼出憶歸,如此濃至,卻使人不覺 ”。這“不覺”正是詩的蘊藉處。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學生“鑑賞作品中的景物描寫”的能力,要注意解決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詩中描寫了哪些景,這些景物的特點是什麼;一是作者運用哪些表達技巧寫景的,這些技巧的效果怎樣;一是作者借這些景物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這些方面都必須具體闡述,才能恰到好處的回答開頭提出的問題,才能多角度的賞析寫景特*,才能寫出全面準確的賞析文字。

2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鑑賞詩歌表現手法(表達技巧)的能力。本詩前兩聯描寫了春天裏美麗而歡樂的景*,借景抒情,抒發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第三聯借用典故,含蓄地表達自己宦遊在外的*苦(孤獨)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嚮往。第四聯樂景哀情作者埋怨新灘不解人意,新灘漲水就像午夜檐間風雨的淒涼之聲,寫出自己思鄉之情濃重,不能歸鄉的無奈。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思路點撥】首先應瞭解詩歌的表現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現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託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託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隔葉黃鸝空好音”等。(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3)對比。(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野無閒田,農夫皆餓死”。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3)擬人。(4)誇張。(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猶唱《*花》”。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