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陳韡,字子華,福州候官人。父孔碩,爲朱熹、呂祖謙...

來源:國語幫 1.47W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陳韡,字子華,福州候官人。父孔碩,爲朱熹、呂祖謙...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陳韡,字子華,福州候官人。父孔碩,爲朱熹、呂祖謙門人。登開禧元年進士第,嘉定十四年,闢京東、河北幹官。韡謂:“山東、河北遺民,宜使歸耕其土,給耕牛農具。然後括淮甸閒田,募民爲兵,給田而薄徵之;鹽丁又別廩爲一*,此第二重藩籬也。”十五年,淮西告捷,韡策金人必專向安豐,使卞整、張惠各以其兵屯盧州以待之。其後金人果犯安豐,韡調諸*應援搗虛,遂有堂門之捷,俘其四駙馬者。紹定二年冬,盜起閩中,帥王居安屬韡提舉四隅保*,韡有親喪,辭之。明年,起復,知南劍州。時有議當招不當捕者,韡言:“始者賊僅百計,招而不捕,養之至千,又養之至萬,今復養之,將至於無算。”韡親提兵督捕,所至克捷。四年二月,躬往邵武督捕餘寇,賊首迎降,韡以其力屈乃降,卒誅之。贛寇陳三*據鬆梓山砦出沒*西廣東所至屠殘韡遣官吏諭降賊輒殺之乃謂盜賊起於貪吏劾其尤者二人韡親督諸將,乘春瘴未生,薄鬆梓山。士皆攀厓上,賊巢蕩爲煙埃。端平二年,入奏事,帝稱其平寇功,韡頓首言曰:“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靈,苟逃曠敗耳,何功之有。”景定元年,授福建安撫大使兼知福州。明年卒,年八十有三。崔福者,故羣盜,嘗爲官*所捕,逸去。因隸*籍,收李全有功,名重*、淮,又累從韡捕賊,積功至刺史、大將*。會淮兵有*,步帥王鑑出師,鑑請福行,韡因厚遣之。福不樂爲鑑用,遇敵不擊,託以葬女擅歸,亦不聞於制置司。鑑怒,請必正其慢令之罪。會韡亦厭忌之,遂坐以*法,然後聲其罪於朝,且自劾專殺之罪。    (節選自《宋史•陳韡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贛寇陳三*據鬆梓山砦/出沒*西/廣東/所至屠殘/韡遣官吏諭降賊/輒殺之/乃謂盜賊起於貪/吏劾其尤者二人

B. 贛寇陳三*據鬆梓山砦/出沒*西/廣東/所至屠殘/韡遣官吏諭降/賊輒殺之/乃謂盜賊起於貪/吏劾其尤者二人

C. 贛寇陳三*據鬆梓山砦/出沒*西/廣東/所至屠殘/韡遣官吏諭降賊/輒殺之/乃謂盜賊起於貪吏/劾其尤者二人

D. 贛寇陳三*據鬆梓山砦/出沒*西/廣東/所至屠殘/韡遣官吏諭降/賊輒殺之/乃謂盜賊起於貪吏/劾其尤者二人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門人的意思可以是門客,也可以是弟子(即求學者),本文中的意思是後者。

B. 遺民這個詞有多重含義,在這裏是指因躲避金人的劫掠,逃往南方的北方百姓。

C. 保*是一種戶籍編制制度,幾戶聯保,設保長一名;文中意即推舉陳韡當保長。

D. *古代帝王的女婿稱作“駙馬”。遼、金等少數民族的帝婿也用這樣的稱謂。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陳韡開始爲官,便倡議屯田御邊。他任職後提出,官府可以給百姓提供土地、耕牛和農具,再把百姓武裝起來,以此作爲抵擋金兵南下的屏障。

B. 陳韡思路清晰,平賊寇立場堅定。他總是親自督師,四方征戰,深得皇帝信任;對待賊寇主張嚴厲處置,即便真有投降的人也被他找理由殺掉。

C.陳韡足智多謀,作戰中善出奇兵。他深得用兵之道,戰略上能準確判斷敵人的進攻方向,戰術上注重協調保障、出其不意,所以總能克敵制勝。

D.陳韡感情用事,對崔福先斬後奏。崔福早年爲寇,從*後屢立戰功;而陳韡接到王鑑的報告後,摻雜個人喜好,將崔福*法從事,這實爲不妥。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靈,苟逃曠敗耳,何功之有。

(2) 福不樂爲鑑用,遇敵不擊,託以葬女擅歸,亦不聞於制置司。

【回答】

10.D

11.C 【提舉四隅保*是官職名,負責管理各地的保*組織。保長由聯保的幾戶推舉即可,不需要大帥舉薦。】

12.A【文中“宜使歸耕其土”意思是讓百姓返回到各自的土地裏耕種,並非官府提供土地。】

13.(1)我並沒有什麼才能,只是僅有一片忠心,仰仗着陛下的神威,暫且免於失敗罷了,哪有

什麼功勞。【“不佞”、“逃曠敗”各1分,句子大意3分。】

(2)崔福不樂意被王鑑調用,遇到敵人也不出擊,以給女兒下葬爲藉口擅自回來,也不向制

置司報告。【“樂爲……用”、“不聞”各1分,句子大意3分。】

【參考譯文】

        陳韡(wěi)字子華,福州候官人。父親陳孔碩,是朱熹、呂祖謙的門生。陳韡開禧元年考中進士,嘉定十四年,被徵召爲京東、河北幹辦官。陳韡說:“山東、河北的遺民,應當讓他們回鄉耕種他們的土地,官府給他們提供耕牛和農具。這樣之後尋找淮甸一帶的無主荒地,招募百姓當兵,給他們提供田地但少收租稅;青壯年鹽民則另外編成一支*隊,這就是第二道屏障。”十五年,淮西傳來勝利的消息,陳韡料到金人一定會專門撲奔安豐,便派卞整、張惠各自帶領他們的*隊駐紮在廬州等待金人到來。後來,金人果然進攻安豐,陳韡調集各路*隊相互支援並襲擊敵人的薄弱環節,於是便取得了堂門戰役的勝利,活捉了金國的四駙馬。紹定二年冬天,在閩中出現了強盜,大帥王居安囑託陳韡任提舉四隅保*之職,陳韡家中有親人去世,推辭掉了。第二年,被重新任用,任南劍州知州。當時有人議論說對盜賊應當招安不應當剿捕,陳韡說:“起初,盜賊僅僅數百人,卻招降而不剿捕,將他們豢養到上千,又豢養他們到上萬,現在再豢養他們,將會弄到無法計數的地步。”陳韡親自領兵督察剿捕,所到之處能克敵制勝。四年二月,親自前往邵武督察剿捕殘餘的賊寇,賊寇的首領迎接並投降,陳韡認爲他是在力量耗盡之後才投降的,最終還是殺了他。贛州的強盜陳三*佔據了鬆梓山安營紮寨,出沒於*西、廣東一帶,所到之處*殘害百姓。陳韡派官吏勸降,強盜總是把他們殺掉。陳韡便認爲強盜是因*污吏纔起來作亂的,於是*劾了其中最嚴重的兩個官吏。陳韡親自督率衆將,趁着春天的瘴霧還沒生起,逼近了鬆梓山。士兵們都從懸崖爬上去,強盜的巢穴被蕩平爲一堆灰燼。端平二年,進京稟奏事情,皇帝稱讚他平定強盜的功勞,陳韡叩頭說:“我並沒有什麼才能,只是僅有一片忠心,仰仗着陛下的神威,暫且免於失敗罷了,哪有什麼功勞。”景定元年,被授予福建安撫大使兼福州知州。第二年去世,終年八十三歲。崔福,原本是強盜,曾經被官*搜捕,但他逃跑了。於是就加入了*籍,收服李全立了功,在*、淮一帶名氣很大,又屢次跟隨陳韡剿捕強盜,累積功勞升到刺史、大將*。正趕上淮兵發出*報,步兵統帥王鑑發兵,王鑑請求崔福同行,陳韡便隆重地給他們送行。崔福不樂意被王鑑調用,遇到敵人也不出擊,以給女兒下葬爲藉口擅自回來,也不向制置司報告。王鑑很生氣,請求一定要治崔福輕慢*令之罪。碰上陳韡也憎惡忌憚崔福,於是便按*法問罪了,然後才向朝廷稟告了崔福的罪狀,並且自己*劾自己擅自殺人之罪。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