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闻杜鹃[宋] 洪炎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绿*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

来源:国语帮 2.75W

问题详情:

山中闻杜鹃[宋] 洪炎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绿*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

山中闻杜鹃

[宋] 洪 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

22.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23.这首诗是作者泣血之作,联系全诗,简述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回答】

【*】

22.(5分)托物言志。(2分)作者通过在诗中塑造的悲啼不已、无家可归的杜鹃形象,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3分)(答“衬托”,“运用典故——杜鹃啼血”也可,酌情给分)

23.(6分)诗中表达了作者①对自己四处流徙、无所依归的无尽感慨;②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每点3分)

【解析】

22.试题分析:杜鹃啼血,在诗歌中其代表忧愁。“言归汝亦无归处”虚指杜鹃,实指诗人自己。抒发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23.试题分析:*南二月,百花盛开,春光灿烂,可诗人却说已是“百草争芳已消歇”,“二月春风似剪*”,可诗人却说不见南风吹来,这是为什么呢?国难当头,再美的景*也变成不美了。加上“至今犹劝别人归”的杜鹃的悲鸣,“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自然亡国之恨顿生。由此可见,自然景物被诗人情感化了,并随着诗人的心情的变化而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知识点:

题型:未分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