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創辦《民報》。孫中山後來在《*之*》一文中評價説:“...

來源:國語幫 5.67K

問題詳情:

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創辦《民報》。孫中山後來在《*之*》一文中評價説:“...

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創辦《民報》。孫中山後來在《*之*》一文中評價説:“《民報》成立,一方為同盟會之喉舌,以宣傳正義;一方則力闢當時保皇黨勸告開明*、要求立憲之謬説,使*主義,如日中天。”

材料二    梁啟超:“今日*國民,未有可以為共和國民之資格。”  (《新民叢報》第79號)  “昨天猶*,而今日已共和,如兩船相接觸,而絕無一楔子以介於其間,則其衝突之程度必極猛烈,顯然易見。”  (《新民叢報》第76號)  “法(國)以*故,流血斷頭,殃及善良,禍貽古物,窮天地古今之兇殘,未有比之。”  (《新民叢報》第85號)

材料三    “夫我國民既有此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而民權立憲則本乎此精神之制度也,故此制度之精神,必適合於我國民,而決無虞其格格不入也。”  (《民報》第4號)  “今之言*者,其所欲破壞者,異族鈐制之勢力也,*之*也,社會經濟組織之不完全也,凡是皆不適宜於社會者也;而其所欲建設者,民族國家也,*立*體也,國家民生主義也,凡是皆適宜於社會者也。”  (《民報》第9號)

材料四   “武昌**興,清吏張嗚歧、龍濟光、李準等初負隅自固,詎(表示反問)滬電謠傳‘京陷帝崩’四字,港粵各報相率登載,全城人士歡聲雷動,張督知人心已去,無可挽救,始倉皇出走,龍、李遂卑辭乞降。使廣東省城,得以不流血而獲光復者,報紙之力為多焉。”

                                            ——摘自馮自由《*逸史》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三,歸納梁啟超和*黨辯論的主要內容。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報紙這種媒體對近代**所起的作用。  (不得摘抄原文) 

【回答】

【*】(1)*人是否具備成為共和國民的素質;要君主立憲制還是共和制;改良與*孰優孰劣。

(2)提供爭鳴辯論的陣地;宣傳進步的思想和觀念;製造聲勢,加速*進程;開啟民智,提高國民素質。

【解析】

知識點:*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