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發*成功,6月13日、23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成功實現...

來源:國語幫 5.81K

問題詳情: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發*成功,6月13日、23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成功實現...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發*成功,6月13日、23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成功實現自動、手控交會對接,6月20日,女航天員王亞平在*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上為青少年授課,講授失重環境中的物理現象等,成為*首位“太空教師”。這一系列的成功意味着我國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將完美收官,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研製階段。正是由於*航天人立足國情、尊重科學、積極探索並掌握了太空前沿技術,我國航天事業穩步發展。

隨着太空探索的不斷深入,有人認為,與茫茫宇宙相比,人類取得的成就微不足道,難以真正破解宇宙之謎。但絕大部分科學家對太空探索持樂觀態度,堅信人類一定能夠充分認識和利用太空。

(1)結合辯*唯物論相關知識,説明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成就的原因。

(2)用辯*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有關知識,説明人們為什麼會對太空探索產生疑慮,科學家為什麼又會對太空探索持樂觀態度。

【回答】

 (1)①物質決定意識,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國航天人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航天工程不斷取得成就的前提和基礎。②意識具有能動*,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我國航天人積極探索並掌握太空前沿技術對我國航天夢想的實現起了推動作用。③堅持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的統一。*航天人遵循規律,尊重科學,為實現飛天夢想創造了重要條件。

(2)產生疑慮的原因。認識具有反覆*,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人類的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對事物的正確認識需要經過多次反覆才能完成;客觀事物是複雜的、變化着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

持樂觀態度的原因。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動力。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認識工具會日益完備,認識能力會不斷增強。②認識具有無限*、上升*。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髮展的,認識是一個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之物,只有尚未認識之物。

【解析】第(1)問指定從唯物論角度探討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從物質與意識的辯*關係、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的辯*關係角度説明。第(2)問,首先要從認識的反覆*角度説明人們對太空探索產生了疑慮;然後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無限*和上升*角度説明科學家對太空探索持樂觀態度的原因。

知識點: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求索真理的歷程

題型:簡答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