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50年代,即便是經世派的林則徐、龔自珍等士大夫,在書寫西方國家的名稱時,一般是加獸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

來源:國語幫 1.1W

問題詳情:

19世紀50年代,即便是經世派的林則徐、龔自珍等士大夫,在書寫西方國家的名稱時,一般是加獸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

19世紀50年代,即便是經世派的林則徐、龔自珍等士大夫,在書寫西方國家的名稱時,一般是加獸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後,這種寫法已很少出現,而且夷字使用的頻率也逐步減少。這一變化

A.有利於*逐漸融入世界                         B.主要源於民族危機的刺激

C.推動中體西用思潮的出現                         D.表明清朝*已認清形勢

【回答】

A

【詳解】

材料反映近代*由傳統的華夷觀念和封建等級外交理念轉變為國家平等的意識和外交理念,故選A;鴉片戰爭之後,民族危機就已經出現,此時林則徐、魏源等人就已經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驚醒了,並開始向西方學習。因此,B項不是民族危機逐漸加深的結果,排除B;外交稱謂的變化並不是中體西用思潮的體現,排除C;清朝*沒有認清形勢而全面學習西方,排除D。

知識點:近代*反侵略 求*的鬥爭 兩次鴉片戰爭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