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積蓄,則十一在內,十九在外...

來源:國語幫 1.39W

問題詳情:

(14分)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積蓄,則十一在內,十九在外...

(14分)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積蓄,則十一在內,十九在外。                                        ——王世貞《四部稿》

材料二  徽郡商業,鹽、茶、木、質鋪(典當業)四者為大宗。茶葉六縣皆產,木則婺源(地名)為盛,店鋪幾遍郡國,而鹽商鹹萃於淮、浙。 ——陳去病《五石脂》   

材料三  *南各地的徽杭大賈,不僅販布,而且染布,踹布(將布踹壓平整使其緊薄有光)。逼近貿絲,而且開車繅絲。                ——翦伯贊主編《*史綱要》   

材料四  明中葉後,*的社會結構與社會價值體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士農工商”中的“商”,已不再排在末位。“士商常相混”,亦商亦儒,甚至棄儒從商,在一些商幫崛起的地方,似乎成了普遍的趨勢。即便是“儒風獨茂”的徽州,民俗“以商賈為第一等生業,科第反在次着。”

(1)據上述材料歸納徽商的特點。(9分)

(2)結合所學知識,明清時期徽商為什麼得以興盛?(3分)

    

(3)材料四反映了什麼問題?(2分)

【回答】

經商的人數多;積累的財富多用於投資;經營品種多樣;商業活動進入生產領域;社會地位較高。(9分。答出其中3點即可)

(2)   明清時期,農業、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發展;外出經商的習俗;充分利用本地資源;採取產銷結合的經營方式。(3分。答出其中3點即可) 

(3)

商品經濟的發展影響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商人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

知識點:古代*的經濟 商業的發展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