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從題目提供的材料看不出命題人的傾向*,因此,考生需要選擇自己的觀點,並作文。這算得上比較成功的題目。題目...

來源:國語幫 1.17W

問題詳情:

點評:從題目提供的材料看不出命題人的傾向*,因此,考生需要選擇自己的觀點,並作文。這算得上比較成功的題目。題目...

點評:從題目提供的材料看不出命題人的傾向*,因此,考生需要選擇自己的觀點,並作文。這算得上比較成功的題目。題目沒有歧義,考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同時評閲老師也不容易有預設立場,相對而言能比較針對學生的思考和文字評判,而不是學生的態度。

*卷

作文題目:自選一位中華英雄,展開想象,敍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或深入靈魂的熱愛。(二選一)★★

點評:兩個題目都比較失敗。第一個題目本身已經限制和設定了學生的態度選擇和思考,不難想象如果一個考生通過想象寫出一個解構英雄的故事,哪怕思考和文字一流,也很可能成為傳説中的零分作文。這個題目與其説是考察學生的寫作,不如説是甄別考生的態度和立場。第二個題目令人費解。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深入靈魂的熱愛”,題目的設定已經意味着大量考生需要編造這種“熱愛”來敷衍行文。如果單獨評判,兩個題目分別都只應該★;好在提供了二選一,考生起碼可以兩害相比取其輕者,所以★+★。

天津卷

作文題目:範兒②。★★

點評:“範兒”是一個*方言詞,對熟悉北方語言的考生或許理解起來沒有問題,但對南方考生則存在理解上的費勁。由於題目設計太過開放,考生揣摩題意容易出現發生分歧,很難想象命題人和評閲人能有相對一致的評閲標準和尺度。這種題出現同一份作文不同老師評出懸殊的分數不足為奇,問題出在命題上。

上海卷

作文題目:人心的堅硬和柔軟★

點評:用比喻來命題本身就極不嚴謹。人心的“堅硬”與“柔軟”本來就因人而宜,人言人殊;題目拋出的觀點“如何對待它們,將關係到能否造就*的自我”則根本就缺乏邏輯,只是命題人自以為是的武斷結論,既缺乏普適*,也不符合生活常識。難以理解這樣的題目會用來影響甚至決定數以十萬計的考生前程。

(節選自騰訊《大家》,2015/6/9)

相關鏈接:

①唐映紅,騰訊·大家專欄作者,高校心理學教師,自由撰稿人,從事心理學科普寫作。

②《我的範兒》範**李晨中*,2015高考語文首個高考0分作文。據現場監考老師口述,一名長相憨厚的男生寫出瞭如下文字。老師還私下表示,從未見過如此意淫的文章,雖然腦洞開得很大,但依舊還是給零分。

③據參加過多年高考閲卷工作的李老師透露,高考閲卷量大,閲卷時間長,但平均起來(用語文作文示例)教師停留的時間大約5秒。

(1) 從心理測量學的角度,高考作文考試既缺乏信度,也缺乏效度。試結合文章內容簡述其原因。(6分)

(2)在文中提到的5類試卷中,作者認為2015年命題比較失敗的作文有哪些?任選其中一類試卷,簡要分析“比較失敗的作文”的原因。(5分)

(3) 結合文本內容,請從效度、信度和標準化角度論述“一個在心理測量學上失敗的考試,其效用與拋硬*沒有本質的區別”的合理*。(6分)

(4)通讀全文聯繫實際,如何才能使高考作文的命題走向成功?(8分)

【回答】

1.     ①社會十分關注。語文科目考試一結束沒多久,各省語文科目考試的作文題就很快成為新聞熱點。②命題人既要避免被押中考題而偏偏不循常理思考,又要通過考題彰顯和引導考生意識形態的“先進*”與“正確*”,導致每年頻頻出現缺乏現實*和生態意義的偏題、怪題。

③閲卷老師的偏見和價值傾向*直接影響了對考生的作文評分。無論中學寫作訓練還是高考作文考試,反映的往往不是考生的寫作能力,而更多的是考生對僵化語文教育體制的適應水平。(每點2分,6分)

2.     天津卷、*卷、全國新課標1(1分)。

示例:選擇全國新課標1,①衡量考試的成敗,需要從題目、施測、評閲三個維度來綜合考察。在效度、信度和標準化中的兩個方面存在明顯的錯誤,且比較嚴重。②全國新課標1作文材料是一起極具爭議*的事件,考生的態度傾向如果與命題人或評閲人不符,將可能導致明顯丟分,且變化較大,書信替換了十幾年的議論文。(4分)

3.     ①設計一種技術上成功的考試,必須滿足三個基本的要素:效度、信度和標準化。考試的題目是否反映了通過考試想了解的學生能力或知識掌握方面,評卷要標準,試題要標準。

②通過命題作文來了解考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以及語言表達、思維縝密、閲讀積累等綜合能力,達到作文命題能夠反映出來的考生能力正是希望瞭解到的能力。

③高考作文得分具有偶然*。命題的審題常常主觀設定所謂的“正確*”標準,標準缺乏內在邏輯的一致*,出題人對審題、立意的設定常常相互矛盾,考生揣摩到命題人思路,則容易得高分;揣摩錯命題人思路,則容易得低分。(6分)

4.①信度與效度兼具;考題既要能夠反映的能力或知識掌握,又要有一致*、可靠*。考試題目設計含義清晰,既不能模糊,也不能引發歧義。

  ②改變教育體制,克服高考制度的短板。不同閲卷教師評分,從近乎零分的低分到接近滿分的高分,完全是天壤之別,降低得分偶然*。

  ③跨科合作,對學術用語做到準確無誤。比喻來命題本身就極不嚴謹。人心的“堅硬”與“柔軟”本來就因人而宜,人言人殊。方言儘量不要出現在試題中。

  ④高考閲卷量大,閲卷時間長,閲卷人應不求快,只求穩、準、真,得分切合考生實際水平。(8分,每點2分)

知識點:科普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