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廷議又稱集議,是*古代朝廷的議事制度。每逢遇到事關國家利益的大事,君主為...

來源:國語幫 2.78W

問題詳情:

 (25分)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廷議又稱集議,是*古代朝廷的議事制度。每逢遇到事關國家利益的大事,君主為...

 (25分)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廷議又稱集議,是*古代朝廷的議事制度。每逢遇到事關國家利益的大事,君主為了集思廣益,要召集或責成垂相等召集*有關官員,在廷臣會議上共同討論,達成初步的共識後,將廷議結果呈達御前,由君主裁決。它既區別於君主通常的聽政方式如早朝等,1與各個職能部門內部討論、議決有關問題的“部議”相區別。

材料一 《尚書·周官》記載:“議事以制,政乃不迷。”西漢參加廷議的包括會卿(*理政大臣)、列侯(國家元老)、二千石(熟悉京師地方情況)、大夫(“掌議論,')、博士(“掌通古今,')。東漢時,“凡國有大造大疑,太尉與司徒、司空通而論之”,有時也吸收其他高級官員參加,而且參加者要“署議”。北魏時,“參論國治,經綸王道,以為常式”。唐代政事堂議事,程序規範,秋序井然,“有*國大事,則議之。由唐歷五代,不改其制”。宋代設置了廷議的固定場所,參加者的排編程式固定化,廷議的議程程式化,設有掌管廷議的監議御史。明代的廷議形式為羣臣集議,但廷議結果“卒出於一人之見”,“統於一二尊官”。

——摘編自林乾《論*廷議制度對君權的制約》

材料二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摘編自林乾《論*古代廷議制度對君權的制約》

魏源指出言路不通對治理國家的危害,認為古代聖人“取於臣也略,而取於民也詳”。鄭觀應在《論議政》中寫道:“泰西列國,其都城設有上下議政院。上

院以國之宗室勛戚及各大員當之,以其近於君也。下院以紳者士商、才優望重者充之,以其邇“議院者,所以通君民之情也於民也。”使英公使薛福成説:'

下議院之權,與上議院相維制;。凡議政事,以協民心為本。大約上下議院之權,與君權、相權相維制。”康有為進諫光緒帝:“令士民公舉……,略分府縣,約十萬户而舉一人,令會議於太和門,三佔從二,下部施行。所有人員,歲一更換。”……1908年,清*頒佈《各省諮議局章程》:“各省採取典論之地,以指陳通省利病,籌計地方治安為宗旨議員公同集議,候本省大吏裁奪施行。遇有重大事件,由該省督撫奏明辦理。”

                               ——摘編自《魏源集》《康有為政論集》

(l)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廷議制度的特點,(9分)並指出這一制度在唐代以後呈現出的發展趨勢。(6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清末有識之士對於言路與決策的關係問題的認識發生了什麼新變化?(6分)並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這些新認識。(4分)

【回答】

(25分)

(【*】(1)特點:由各級各類*集議國家大事;歷史久遠;服從或服務於君主*統治,是這一制度的補充形式;在歷史上曾起過積極作用。(9分)

趨勢:唐宋時期開始程式化和規範化;到了明朝逐步流於形式,為少數官員所左右。(6分)

(2)變化:認為參加議政的應該有官有民;應向西方學習,成立*代表機構議政院;各行省和*的重大決策應以社會輿論為基礎。(6分)

評價:作用:有利於集思廣益,減少決策失誤;有利於促進*化進程。(2分)

實現條件:在晚清的社會*條件下難以實現。(2分)

知識點: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