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閲讀   ①1998年9月,*渤海錦州灣海域風和日麗,雖已入秋,夏天的餘温卻還未從海水中散盡。海面上空...

來源:國語幫 3.25W

問題詳情:

現代文閲讀   ①1998年9月,*渤海錦州灣海域風和日麗,雖已入秋,夏天的餘温卻還未從海水中散盡。海面上空...

現代文閲讀

    ①1998年9月,*渤海錦州灣海域風和日麗,雖已入秋,夏天的餘温卻還未從海水中散盡。海面上空,一架“*海監”的飛機盤旋着,在執行巡航任務。飛機在掠過錦州灣東部海域上空時,飛行員發現有一大片海水在陽光下泛着褐紅*,猶如番茄湯一般。這就是赤潮現象。這一大片褐紅*的赤潮海域有3000平方公里之大,是自1993年*首次報道發生赤潮以來面積最大的一次。

    ②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顏*發生變化,顯現紅*、黃*或褐*,因此稱為赤潮。

    ③赤潮的生成離不開環境因素,除了需要穩定的海水水體、適宜的水温(14-28℃) 和鹽度(17-34%)以外,水體的富營養化--豐富的營養鹽、適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機物也是赤潮生成的關鍵因素。海水水體的富營養化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排放的廢水、污水和廢物污染造成的。由於海洋位於地球的最低位置,所以來自陸地各處的所有廢物最終都要匯聚到海洋中未。含有大量含*洗衣粉、洗滌劑的生活廢水以及各種工業、農業排放的廢水排入*河後最後進入大海,就會給海水的富營養化創造條件。在温度、鹽度適宜,海水水體穩定的情況下,海水的富營養化就會使赤潮生物(藻類等)迅速繁殖,海洋環境惡化,形成赤潮。

    ④赤潮是一種嚴重的海洋災害。赤潮生物迅速繁殖,會使海水水體中的氧氣大量被消耗,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有些赤潮生物能夠釋放毒素,毒死吞食赤潮生物的魚貝類,再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大量的赤潮生物還能遮蔽照*到水下的陽光,影響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進而影響海洋食物鏈的正常循環。

    ⑤渤海灣是一個半封閉的淺海內灣,水體交換能力差,自淨能力低,再加上近年來渤海地區的開發和發展缺乏環境保護措施,海灣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環境污染嚴重,致使赤潮現象頻繁發生。*海域赤潮記錄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僅有3次,60年代1次,70年代發生了9次,80年代發生了29次,90年代後,更是有增無減,僅1990年就發生了34次。這不僅使漁業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生態系統遭到了破壞。

    ⑥海洋是人類最大的公有領域,它以浩淼和深邃不斷淨化着自身。然而它的自淨能力是有限的,赤潮無疑在向人們示*:如果人類無止境地向大海排污棄濁,向它的廣袤挑釁,最終失去的將是大海的壯麗,得到的是生命的毀滅。

    (選自《20世紀環境*示錄》,有改動)

    1.結合本文內容,簡述赤潮的生成與人類行為的關係。

      答: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赤潮是如何成為海洋災害的。  (*含標點符號不得超過30字)

      答:赤潮生物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劃線句子説明了什麼?其中加點的兩個“僅”字分別強調了什麼?(4分)

      答:                                                                      

    4.根據本文內容判斷下列説法的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1).1998年9月渤海發生大面積赤潮,這是因為渤海灣是一個半封閉的淺海內灣,自淨能力差。                                                            (     )

    (2).第①段運用打比方的説明方法説明了赤潮的外在形態。                (     )

(3).作者寫作本文是為了介紹1998年渤海發生的一次大面積赤潮。         (     )

【回答】

1. 人類大量地向海洋排放廢水廢物,才促成了水體的富營養化,使赤潮生物迅速繁殖,形成赤潮。

2. 大量消耗氧氣,釋放毒素,影響光合作用,破壞海洋食物鏈

3. 説明20世紀50年代以後*海域赤潮的發生日益頻繁。 

兩個“僅”字,前一個強調赤潮發生次數的“少”,後一個則強調短時間內赤潮發生次數的“多”。

4.  (1) √ (2)× (3) ×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