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一:2015年11月30日,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巴黎召開。與會各方在減排責任劃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

來源:國語幫 1.15W

問題詳情:

情境一:2015年11月30日,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巴黎召開。與會各方在減排責任劃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

情境一:2015年11月30日,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巴黎召開。與會各方在減排責任劃分、發達國家向發展*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等方面分歧眾多。越來越頻繁的洪水、旱災、颱風,不斷提醒人類,如果再不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結果將是災難*的。正是基於這一共識,與會各國通過多方努力,於12月12日一致同意通過了全球氣候變化新協定。《巴黎協定》將在2020年《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結束後,為全球繼續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1)從辯*唯物論的角度分析《巴黎協定》得以通過的原因。

情境二:在巴黎會議期間,某校組織開展了“低碳節能,綠*生活”系列環境宣傳教育活動,要求每個學生立即行動起來,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與社會形成合力,共同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

(2)作為一名中學生,面對環境問題,我們能做什麼?請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並説明哲學依據。

【回答】

(1)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與會各國從温室氣體排放會引發災難*後果這一實際出發,對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等問題形成共識,才通過了《巴黎協定》。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對人們改造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在《京都議定書》承諾期結束後,需要《巴黎協定》為全球繼續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③規律具有客觀*,要求人們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與會各國通過多方努力,通過了《巴黎協定》,是人們在尊重客觀規律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的結果。

(2)①堅持騎車或乘公交車上學,少用私家車。哲學依據: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要重視量的積累。②加強環保宣傳,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倡導低碳節能,綠*生活。哲學依據:意識的能動作用,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3分,其他言之有理的觀點也可酌情給分)

知識點:生活與哲學 單元測試

題型:探究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