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區推廣的“稻—鴨”共作生態農業模式部分結構如下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

來源:國語幫 3.18W

問題詳情:

某地區推廣的“稻—鴨”共作生態農業模式部分結構如下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某地區推廣的“稻—鴨”共作生態農業模式部分結構如下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

(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圖中還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鴨能通過捕食減少稻田中雜草、害蟲和田螺的數量,目的是調整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關係,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同時能減少__________的使用,減輕環境污染。鴨的遊動還能____________________,促進水稻根系的生長。

(3)調查田螺的種羣密度可採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由於稻鴨共作,原本在羣落中優勢明顯的害蟲如多足搖蚊地位下降,而一種環節動物尾腮蚓優勢地位明顯上升,這一過程稱為__________。在稻田生態系統中,鴨的引入能夠加快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

【回答】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及分解者    生產者(水稻和雜草等)固定的太陽能和飼料中有機物的化學能    能量流動    農*    增加水中的氧含量    樣方法    羣落演替(或次生演替)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分析】

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指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散失的過程。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能量的流動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能量傳遞效率是指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同化能之比,傳遞效率大約是10%~20%。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時也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還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係,使能量持續高效的流向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詳解】

(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圖中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故還缺少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及分解者。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水稻和雜草等)固定的太陽能和飼料中有機物的化學能。

(2)鴨能通過捕食減少稻田中雜草、害蟲和田螺的數量,目的是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係,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同時能減少農*的使用,減輕環境污染。鴨的遊動還能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促進水稻根系的生長。

(3)田螺活動能力弱,活動範圍小,故可採用樣方法調查田螺的種羣密度。由於稻鴨共作,原本在羣落中優勢明顯的害蟲如多足搖蚊地位下降,而一種環節動物尾腮蚓優勢地位明顯上升,這優勢物種更替過程稱為羣落演替。在稻田生態系統中,鴨的引入能夠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點睛】

本題考查調查種羣密度的方法、羣落演替的概念及生態系統等相關知識點,掌握相關知識結合題意答題。

知識點:種羣和羣落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