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記載,周朝在其867年的統治中,較大的自然災害只有89次,發生次數較少;秦漢時期自然災害明顯增多,在440...

來源:國語幫 1.7W

問題詳情:

史籍記載,周朝在其867年的統治中,較大的自然災害只有89次,發生次數較少;秦漢時期自然災害明顯增多,在440...

史籍記載,周朝在其867年的統治中,較大的自然災害只有89次,發生次數較少;秦漢時期自然災害明顯增多,在440年*發生各類自然災害375次,平均1.4年就發生一次。這説明(   )

A.土地大量開墾不利於生態的平衡    B.國家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有所下降

C.粗放式農業經營不利於環境保護    D.秦漢時期不重視天人關係的探求

【回答】

A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材料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製農具和牛耕使用,出現私田開墾,隨着土地私有制的確認,到秦漢時期,土地大量開墾,破壞生態環境,而周朝實行土地國有制,因此秦漢時期自然災害比周朝多,故A項正確;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國家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是不斷提高,故B項錯誤;我國古代農業生產體系的特徵是精耕細作,不是粗放式經營,故C項錯誤;漢朝儒家思想佔統治地位,更加重視天人關係的探求,故D項錯誤。所以*選A。

考點:古代*的經濟·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大量開墾不利於生態的平衡

【名師點睛】小農經濟特點:

①以家庭為單位

②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

落後*:小農經濟的狹小生產規模和簡單的*別分工,很難擴大再生產,阻礙了社會分工和交換經濟的發展。

④脆弱*:自然災害和統治者過度的剝削*容易導致自耕農破產。

知識點:生態保護、環境保護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