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文化同源,有過友好交往,也有過戰爭廝殺。作為21世紀的大國,面向未來,中日關係將往何處去?材...

來源:國語幫 2.76W

問題詳情: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文化同源,有過友好交往,也有過戰爭廝殺。作為21世紀的大國,面向未來,中日關係將往何處去?

材料一  隋唐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兩國*譜寫了極其壯麗的篇章。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1)列舉一例該時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實。

材料二  1873 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國公使覲見那一回,主持儀式的大臣,把品級較高的日本外務大臣副島種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級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後面,以寓區別對待之意。

——陳旭麓《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三  1898 年,光緒皇帝在會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時表示:“貴國維新以來之*,為各國所稱許。”並希望伊藤博文能向*詳細介紹“變法之順序、方法等事”。

——摘編自*嗣禹、費正清《*對西方的反應》

(2)材料表明清朝統治者對日本的態度有何變化?運用所學知識説明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材料四  大陸政策是近代日本對*大陸的長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內容是,首先侵佔朝鮮,然後侵佔*東北,進而擴展到整個*,獲得在東亞的霸權。

——摘編自宋志勇、田慶立《日本近現代對華關係史》

(3)大陸政策在20 世紀30 年代的中日關係中有哪些具體表現?試舉一例。

材料五  1945 年日本戰敗,*戰爭結束;1972 年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進入21 世紀,中日關係面臨着新的挑戰與機遇。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文化同源,有過友好交往,也有過戰爭廝殺。作為21世紀的大國,面向未來,中日關係將往何處去?材...

(4)結合材料一至材料五,運用所學知識論*中日兩國發展友好關係的重要*。(要求:史論結合,論*嚴密。)

【回答】

(1)寫出隋唐時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實即可。如:鑑真東渡。

(2)變化:由輕視轉變為欽佩,並打算向日本學習。原因: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變了落後的面貌,經濟發達,*事實力強大。或*午戰爭的失敗讓清朝統治者對日本有了新的認識。(3)只要是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侵華事件即可。如:九一八事變。

(4)本題採用分層評價,評分量表如下:

等級

等級描述

得分

水平5

抽象拓展層次

在水平4的基礎上能夠擴展材料本身的意義,並進行更為抽象的概括。材料運用充分,論*嚴密,表達清晰。

6

水平4

關聯結構層次

與多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建立起聯繫,結合*背景,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如“中日兩國友好交往是符合當今世界主題和兩國利益的必然選擇”,並對此做出一定解釋。材料運用較充分,論*較嚴密,表達較清晰。

4-5

水平3

多點結構層次

使用多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但未建構其邏輯關係或邏輯關係不嚴密。

3

水平2

單點結構層次

使用一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就直接得出結論,如“侵華戰爭給中日兩國帶來災難,因此兩國要友好交往”。對材料的解讀角度單一,事件與影響沒有聯繫。

1-2

水平1

前結構層次

沒有應答;應答與中日友好交往無關,如*復仇論、中美關係發展等;同義反復。

0

*示例:日本在隋唐時期積極向*學習,促進了日本國內的社會發展;近代以來*曾以日為師,通過日本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和制度,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的社會發展與思想覺醒。但是,強大起來的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給中日兩國帶來巨大災難。實現邦交正常化後,中日經貿關係日益密切,反映了中日經濟發展的高度依賴*。很明顯,中日兩國和則兩利,鬥則兩害。因此,發展中日友好關係至關重要,不僅有利於兩國社會經濟發展,也符合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

知識點:正面戰場的抗戰和敵後戰場的抗戰

題型:材料分析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