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約24公里。...

來源:國語幫 2.25W

問題詳情:

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約24公里。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又導致核泄漏,由地震引發的災難還在進一步擴大。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約24公里。...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BC的剖面最接近圖中的          (①、②、③)。

(2)A處附近最著名的海洋資源是         ,形成的原因是                                                            。

(3)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造成嚴重的海水污染,洋流對其所起的作用是                ,它將隨日本暖流、             (洋流)漂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

(4)簡述防範海嘯等海洋自然災害的措施:

                      。

【回答】

(1)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或相互碰撞處(1分) ②(1分)

(2)漁業資源(1分) 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的交匯(1分)  

(3)一方面擴大污染的範圍,另一方面加快海水的淨化。(2分)北太平洋暖流(1分)

(4)加強海洋自然災害的預報與監測;加強沿海工程設施建設;提高人們的防災減災意識與自救能力。(答對3點得3分)

【解析】

試題分析:(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主要從板塊構造角度考慮。日本位於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碰撞處,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碰撞,大洋板塊位置較低,俯衝到大陸板塊下部,在海洋板塊一側中有海溝形成,大陸板塊被撞破,形成一系列島弧鏈,因此BC間剖面應為②。

(2)從圖中可以看出,A位於日本北海道附近,因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漁場。

(3)洋流對海洋污染的影響要從有利和不利角度考慮。洋流可以加快污染區海水的淨化,但擴大污染的範圍。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造成嚴重的海水污染,結合世界洋流分佈規律,污染海水將隨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飄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

(4)防範海嘯等海洋自然災害的措施主要從監測、工程措施以及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與能力角度考慮。具體包括加強海洋自然災害的預報與監測;加強沿海工程設施建設;提高人們的防災減災意識與自救能力等。

考點:板塊分佈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海洋災害防禦措施

知識點:地殼物質循環及地表形態的塑造 地殼物質循環及地表形態的塑造

題型:綜合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