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3月至5月,長*中下游地區降水異常偏少,出現嚴重旱情,但進入6月,強降水持續,一些地區遭遇嚴重洪澇災...

來源:國語幫 2.96W

問題詳情:

   某年3月至5月,長*中下游地區降水異常偏少,出現嚴重旱情,但進入6月,強降水持續,一些地區遭遇嚴重洪澇災...

    某年3月至5月,長*中下游地區降水異常偏少,出現嚴重旱情,但進入6月,強降水持續,一些地區遭遇嚴重洪澇災害,旱澇轉換之快非常罕見,也就是常説的“久旱逢暴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長*中下游地區“旱澇急轉”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工增雨效果明顯                                   B.三峽大壩放水影響

C.大氣環流變化顯著                                    D.季風氣候正常反應

2.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 )

①植樹造林  ②修建水庫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還湖  ⑤打機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回答】

1.C

2.B

【分析】

本題考查氣候對我國的影響及防禦自然災害的措施。我國是季風氣候,降水主要是夏季風帶來的;夏季風的強弱及進退早晚,即大氣環流變化顯著都會影響降水量的多少及降水的時間分佈,影響我國的旱澇;是季風氣候的異常現象。

樹木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持水土的作用,植樹造林既能防洪又能抗旱;水庫可在旱季放水灌溉,在雨季蓄水防洪,修建水庫既能防洪又能抗旱;湖泊有調蓄徑流、調節氣候的作用,退耕還湖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疏浚河道利於加速洪水的排泄,主要是防洪;機井利於在旱時可灌溉農田,打機井主要利於抗旱。

1.我國是季風氣候,降水主要是夏季風帶來的;夏季風的強弱及進退早晚,即大氣環流變化顯著都會影響降水量的多少及降水的時間分佈,影響我國的旱澇;與人工降雨、大壩工程無關;是季風氣候的異常現象。選C正確。

2.樹木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持水土的作用,植樹造林既能防洪又能抗旱;水庫可在旱季放水灌溉,在雨季蓄水防洪,修建水庫既能防洪又能抗旱;湖泊有調蓄徑流、調節氣候的作用,退耕還湖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疏浚河道利於加速洪水的排泄,主要是防洪不能抗旱;機井利於在旱時可灌溉農田,打機井不能防洪主要利於抗旱。選B正確。

知識點:自然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