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家園》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1.95W
《尋找家園》經典語錄

我的故鄉高淳,位於*蘇省西南端與安徽省交界的地方,恰好是“吳頭楚尾”。地勢東省交界的寺主, 恰好是“吳頭楚尾”。地勢東高西低。東部是茅山山脈和天目山山脈的銜接處,山高林茂,俗稱“山鄉”;西部為丹陽湖、石臼湖、小南湖三湖所環繞,溪河交錯,葦岸無窮,俗稱“圩鄉”。最早的縣治固城始建於公元前五四一年,比楚威王築石頭城置金陵邑(前三三三年)還早二百來年,可稱古邑。

到我出生的時候,固城早已荒廢,縣治淳溪鎮也是一個僅數千户人家的小鎮。鎮上只有一條三米多寬、青石板鋪面的彎曲小街,俗稱老街。……


經典語錄

新挖的排鹼溝中,一泓積水映着天光,時而幽暗,時而晶亮,像一根顫動的琴絃,剛勁而柔和。沿着它行進,我像一頭孤狼。想到在集體中聽任擺佈,我早已沒了自我,而此刻,居然能自己掌握自己,忽然有一份感動,一種驚奇、一絲幸福的感覺掠過心頭。像琴絃上跳出幾個音符,一陣叮叮咚咚,復又無跡可求。 擁有了自我,也就擁有了世界。這種與世界的同一,不就是我長期以來一直夢想着的自由嗎? 月冷籠沙,星垂大荒。一個自由人,在追趕監獄。

佛學不等於佛教,佛學是無神論,也是一種美學,具有反異化的*質。

不被感受的美,就不成其為美。藝術以人的心理感受為中介,把掩蓋在生活中的美之條件揭示出來和組織起來,這就給了這條件以美之生命。所以,與其説藝術創造美,不如説藝術創造了美的條件。因為,如藝術作品引起了沒敢,那麼這美不是在藝術家的勞動過程中,而是在讀者受到感動的時候產生出來的。所以藝術不等於藝術作品,後者不過是前者的物質媒介。

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命運,要由一些既不愛我,也不比我聰明或善良的人們,來擺佈。

如果還不瞭解自己的興趣,或者對世界的認識還不夠,TED就可以作為通識教育的工具,讓你打開眼界;如果有了比較明確的想法,就可以專門接觸某一類演講,順藤摸瓜,去閲讀演講者的著作,探究他所在的領域,瞭解他所做的事情,並和自己的工作結合在一起。這樣,TED就會變成靈感的觸發器。

被人當牛馬使用,不等於你就變成了牛馬。但如果你安心接受,主動爭取,你就忘記了自己是人。結果是經由自己的努力,加強了那個蔑視和駕馭自己的力量。

異化問題,是一個“人”的問題。要知道什麼是異化,先要知道什麼是人。人是目的,人是主體,變成工具和手段,就是非人了。如果説這種非人化,或者説物化,是經由人自己的主觀努力實現的,那就是異化。……明代的李贄所説的“言假言文假文滿座皆假”,是語言異化。他後來死在監獄裏,假人把真人當瘋子關進監獄到死,就是社會的異化。

我發現,那時候,隨着肉體的復活,我的靈魂已走向死亡。我已經失掉自我,變成了他人手中一件可以隨意使用的工具。人的物化,無異於死亡。

在審美活動的一剎那,人由於與對象世界的暫統一,而得以從一己的憂慮之中逃遁出來,而感覺到自身的解放。“解放”的需要是人類特有的需要,審美的快樂就是這種人的需要的象徵*滿足。所以任何事物,從萬古長存的雪山到瞬息即逝的鳥語花香,只要一旦成為審美對象也就同時成了接通個體與整體,有限與無限的中介,而成為人們從一己的憂慮之中遁逸出來的橋樑。……美之所以能夠對於不行和痛苦的人們是一種無言的慰藉,原因就在這裏。

藝術教人去愛,教人從“美”的角度去看大自然,去看圍繞在自己周圍的真實世界。

“人是美的核心和主體。”。而“人”之主在是“生命之真”,人慾達“真”唯在“自由”。

信在無序的表象背後,冥冥中自有一種安排,心境自然安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