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雞湯》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2.57W
《我是雞湯》經典語錄
《我是雞湯》這本書是《南方週末》專欄“我是雞湯”的結集,也包括作者在《外灘畫報》、《希望》等報刊類似專欄的文章。75篇對話就是75次相遇,內容涉及愛情、婚姻、*、工作、時尚、讀書、英語、忠誠、鬱悶、孤獨、年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女孩怯怯地問:“很想和你聊聊,最近過得特鬱悶,為了感情的事……”連嶽是解題高手,接招拆招,煞是好看。對話展現了連嶽的幽默與機智,恣意橫飛的想象力,寬泛得讓人咋舌的知識面,但更多的是誠實、乾淨、自由、不憤世、不媚俗,直指人*中美好的東西。

經典語錄

容忍別人身上不可理解、不可理喻的特質正是自由交流的起點。

再重點的大學,我都不認為四年時間可以學到多少東西;這並不是因為一些重點大學堅定不移地野雞化,我作出了這個判斷,確實是再好的大學,四年的學習也只是開始而已。我知道好大學會告訴他的學生,這四年學的最重要知識是:人是無知的,教育必須窮其一生,要隨時有更新知識、創造知識的能力。其實這是現代版蘇格拉底雅典宣言:“我惟一的智慧就是知道我無知。”

對社會最不滿、看出種種弊端的往往都是年輕人,而他們此時立足未穩,批評不會有迴應,空有一身精力抽*劈水,筋疲力盡後,一*陳舊的水流還是浩浩蕩蕩,甚至高過了*戒水位。而年輕人慢慢成長,可以説一些話,有了社會資源後,卻成了弱視的中年人,除了看到年輕女孩會眼睛一亮以外,其餘諸相,他看起來都是絲綢般平滑柔順,無可挑剔。 如果讓我從年輕時重新來過,我保*不會再怒罵我的那些領導們(你們活得還好吧?),也不跟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較勁,裝得像温和的麪糰,讓他們更容易接納我,我可以儘早積蓄自己的能量;到了中年之時,再朝種種弊病與愚蠢的七寸,**地來那麼一下。他們這時發現麪糰裏裹着的不是糖,而是鐵釘,已是悔之晚矣。

至於什麼消費都想到可以買幾本書,看起來很愛知識,卻是一個非常壞的思維,被它*的人,結局就是很惡俗地以為自己很脱俗。一摞一摞買書的人不見得很有知識,一本一本耐心看完的人,才有知識,也才愛書。

考不考*,無關痛癢,無傷尊嚴,也不妨礙你繼續追求知識,人的一生就是用來追求知識的,時間有的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手中沒有任何談判的籌碼,在小事上作妥協,是應當的,也是談判策略的合理運用。到某個時刻(比如,十年後),你手中有了一副好牌,那再來好好贏一把。一個人的勇氣與耐*,只能支撐若干次的挫折,我認為不要把它浪費在小事上,留着它,培養它,壯大它;有一天,你會像巴爾扎克一樣,需要用它來征服巴黎;你會像漢尼拔將*一樣,需要用它來翻越暴風雪中的阿爾卑斯山。

小康生活只是有尊嚴、有智*、有靈*的人生的起點,有了一定程度的物質,可以保*我們的**與自由度,而*和自由,是可以讓我們體驗無窮盡的人生可能*。

一件事之所以能給人帶來悲傷,有時候和觀點有關,觀點變了,悲傷就會散去。

求知是為了得到好的工作,這是現在的主流觀點;而蘇格拉底他們堅持的非主流觀點則認為工作是為了保障自己求知。永遠都只有少數人同意後者,同時,也永遠是這些少數者掙破了制式。

所謂的正義的能夠成立,重要的前提就是容忍異端,容忍在你的想象力之外、在你的美學體系之外、在你的道德體系之外、在你的經驗之外,還有他者存在。

只有在自由背景下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

自由就是多變*和隨意*。在這種狀態中,人的潛能才可以得到無限發揮,同時,人倒黴的可能*也會增加。

人由於蠢,貪婪,壞,或者由於他人的蠢,貪婪,壞,總是不斷在犯錯,既然做了人,就把這點認了。指望自己或者他人不犯錯才能幸福,未免太過嬌嫩了。由於錯失人的常態,就不要讓錯來佔用我們太多時間,讓我們用這個時間對自己好一點,或者去犯下一個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