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3.25W

經典語錄

當我們依據直接源自我們與環境和在環境中互動而獲得的經驗完形而認為經驗具有連貫的結構時,我麼就是在直接理解經驗。而當我們用一個經驗域的完形來結構化另一個域的經驗時,我們就是在隱喻式地理解經驗。 從經驗主義的角度來看,真理依賴於理解,而理解源自我們在世界中的運作。正是通過這樣的理解,我們的經驗主義解釋方案滿足了客觀主義對真理闡釋對需求。而通過把經驗連貫結構化,我們的經驗主義解釋方案也滿足了主觀主義對於個人意義和重要*的需求。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經典語錄

在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神話背後,我們看到一個單一的人類動機,即對理解的關注。客觀主義神話反映出人類需要理解外部世界,以便能在其中成功運作。主觀主義神話則聚焦於理解的內在方面——個人認為什麼是有意義的,是什麼讓他值得活下去。經驗主義神話表明,這兩種關切並非彼此對立,它提供了一個視角,這兩種關切可以同時滿足。

隱喻如何為我們創造新意義的另一個例子得來純屬偶然。一名伊朗學生到伯克利不久之後,參加了我們兩人中的一個舉辦的隱喻研討會。他在伯克利眾多令人奇妙的事中發現了一個他聽了一遍又一遍的表達,並把它理解成一個十分合理的隱喻。他將‘我問題的解決(solution)’理解為大量的液體,起着泡,冒着煙,包含了你所有的問題,這些問題要麼被溶解,要麼沉澱下去,因為催化劑不斷地(暫時)溶解一些問題並沉澱出其他問題。他非常灰心地發現伯克利的居*識中沒有這種化學隱喻。

隱喻可以創造現實的觀點與大多數常規隱喻觀相悖。究其原因,人們習慣*地認為隱喻是一個純粹的語言問題,而不是構建我們概念系統和我們各種日常活動的主要手段。單詞不會獨自地改變現實這一假設是非常合理的。但是我們概念系統的改變確實會改變我們的現實,影響我們如何感知世界,又如何依據這些感知來行動。

僅僅把一個非自然實物看成實體或者物質並不能讓我們理解得更多。但是本體隱喻能夠進行更多的解釋。

每一種文化必須提供一種不同程度地成功應對它自身環境的方式,既包括適應環境,也包括改變環境。此外,每一種文化必須定義一種社會現實,每個人在其中擔任有意義的社會角*,並據此進行社會活動。毫不奇怪,由文化決定的社會現實影響其物理現實概念。對於作為某種文化成員的個體而言,現實的內容是他的社會現實和塑造他的物質世界經驗方式的一種產物。由於我們許多的社會現實是以隱喻來理解的,也由於我們的物質世界概念是隱喻*的,因此隱喻在決定我們現實內容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化學’隱喻來生活將意味着你的問題對於你來説有另一種不同的現實*。暫時的解決方案是一次成績,而不是一次失敗。問題是事物自然秩序中的一部分,不是要被‘治癒’的無秩序。如果你按照‘化學’隱喻所説來生活,你理解日常生活的方式和行為方式將會不同。

這些古老的神話擁有一個共同的視角:人*於其環境。在客觀主義神話裏,對真理的關注發端於對環境中成功運作的關注。基於人*其環境的觀點,成功運作被設想為對環境的掌控,因此就產生了客觀主義隱喻,如“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提供對自然的控制”。 主觀主義神話的主要議題是試圖克服由人*於環境及他人的觀點產生的異化。這就涉及擁抱自我,即擁抱個*,依賴於個人的感受、直覺和價值觀。浪漫主義版本則涉及陶醉在感官和感情之中,並試圖通過被動的欣賞來獲得與自然的*一致。 經驗主義神話採取不同的視角,認為人是環境的一部分,而非*於環境,關注人與自然環境以及他人的不斷互動。經驗主義神話認為與環境的互動牽涉到相互改變。如果不改變環境或者被環境改變,你就不能在環境中發

‘化學’隱喻讓我們對人類的問題有了新的看法。它適合於我們的經驗,即我們曾認為已‘解決’的問題又反覆出現。‘化學’隱喻認為問題不是那種可以讓它永久消失的物質。把它們當做可以被一勞永逸’解決’的東西是無意義的。按照‘化學’隱喻的規律生活,我們將接受從來沒有問題會永遠地消失這一事實。不是將你的精力花在一勞永逸地去解決問題,而是將精力花在尋找合適的催化劑,來最長時間地消解你迫在眉睫的問題,同時又不能沉澱出更糟的問題。問題的再現被視為一種自然存在,而非你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法’的努力已經失敗。

但是改變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絕非易事。‘化學’隱喻的內在可能*是我們要注意的一樁事情,但是按照它來生活卻是非常不同、更為困難的另一樁事。我們每個人都已經有意無意地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問題,並且我們通過‘難題’隱喻不斷地致力於尋求其中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許多無意識的日常活動依據‘難題’隱喻被建構,以至於我們不太可能通過有意識的決斷簡單迅捷地轉向‘化學’隱喻。

試着想象存在這麼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中,爭論不再被看作戰爭,沒有人贏或輸,攻擊或防禦、贏得或輸掉也沒有任何意義。想象一下有這麼一種文化,爭論被看成是一種舞蹈,參與者就是舞蹈演員,其目的是以平衡愉悦的方式來進行表演。在這樣的文化下,人們將以不同的眼光去審視爭論,以不同的心情去體會爭論,以不同的方式去進行爭論,並以不同的口吻去談論爭論。甚至'我們'可能乾脆不把他們所做的視為爭論,他們只是在做某種不同的事情而已。

我們的許多活動(爭辯、解決問題、預算時間,等等)本質上是隱喻。刻畫我們日常活動的隱喻概念建構了我們眼前的現實。新隱喻有創造一個新現實的力量。當我們按照隱喻開始理解我們的經驗時,這種力量開始起作用;當我們按照它開始活動時,它就會變成一個更深刻的現實。如果新隱喻進入我們賴以活動的概念系統,它將改變由這個體系所產生的概念系統,它將改變由這個系統所產生的概念系統、知覺、活動。許多文化變革起因於新隱喻概念的引入和舊隱喻概念的消亡。例如,全世界的文化西化其實部分就是把”時間就是金錢“隱喻引入這些文化的這麼一回事。

熱門標籤